你知道吗?抗日剧为啥禁用“鸠山”这个名字?
“宪兵队长鸠山,出来受死!”《红灯记》里这句词,老一辈都熟。但你发现没?现在的抗日剧里,再也见不着 “鸠山” 这俩字了。不是编剧没文化,想不出别的名,是这俩字背后,牵着手一段外交往事。
“宪兵队长鸠山,出来受死!”《红灯记》里这句词,老一辈都熟。但你发现没?现在的抗日剧里,再也见不着 “鸠山” 这俩字了。不是编剧没文化,想不出别的名,是这俩字背后,牵着手一段外交往事。
朋友们,不知道你留意过没有,我们看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,里面的日本军官有叫山本的、有叫井上的,还有叫松下的,但就是没有见过叫“鸠山”的。这背后的故事,其实是一段真实历史交往的结果。
《红灯记》的故事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东北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三代,为传递密电码和日本人斗智斗勇。但若真这么简单,它又怎会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?